月初开会激励话语

在《学生组团给钉钉打一星,祖国的花朵怒了》这篇文章里面,我们发现因为疫情期间不少学生不想上网课,于是迁怒于上网课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钉钉,纷纷在 App Store 等软件商店里给这些软件打 1 星。

其实躺枪的远远不止钉钉,腾讯旗下的会议产品腾讯会议也是在今年上半年获得了爆炸性的增长,也同样招致了学生党们的不满。在浏览这款软件的 App Store 评论的时候,我们也发现,除了学生党之外,其实也有不少职场人士给它打了 1 星的低评价。

这又是为何?按理说步入职场的上班族心智理应要比学生党成熟,为何也会迁怒于软件工具呢?这是因为在线会议软件免费便捷,覆盖手机平板 PC 等多种设备,基本上有网就能开个会,甭管与会者是在床上还是车上,开会成本降低后,自然也会有不必要的,冗长的会议出现。学生已经对不得不上的课产生厌烦了,那上班族对没必要开但仍要开的会,自然也反感。

在前两日的腾讯开发者大会上,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会议负责人吴祖榕接受了爱范儿等媒体的采访,也正面回应了上述问题,腾讯会议这样的产品如何去保证用户高效且有效地开会?他说: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到,我们软件首页只有三个按纽,下面是一个咖啡杯,写的是一行字,暂无会议,我们更希望是这种悠闲的态度。

现在在深夜的时候,如果你夜间还在开会,我们会淡淡地提示一句话,夜已深了,早点休息。

昨天还是前天,我们产品还跟我说,能不能在预约会议,发现这是一个周末预约会议的时候,淡淡地提示一下,周末还是有更多的休息陪伴家人,给自己更好的时光。诸如此类的,这也是产品背后的一些我们希望能够做的事情。

本身如果我们回到效率工具上来看,还是有很多点可以把会议的效率做提升,在周四的时候,我们还做了一个需求,主持人可以做一个提醒,当天这个发言人已经讲了多长时间的话,可以提醒,快速把会议往前推进。所以,在工具上我们还是做了很多尝试。

我们不倾向于过度引导大家有过多的文山会海,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我们更希望的是如何创造更多的沟通方法、沟通工具,能够把共识的达成效率提升上来,把耗时减短。

月初开会激励话语

▲ 腾讯会议界面

可以看到,在产品端,腾讯会议已经或者计划要做的就是在晚上开会,周末开会,开会中发言过长三种情况下进行弱干预,基本上这也是职场人士最讨厌的开会时间和场景。但另一方面,对于处于中立位置的腾讯会议来说,他们其实也不宜做更多的干预和提醒,更多的,他们其实需要做的是会议过程中的优化。

在大众认知中,会议产品其实相当简单,专业的软件比如 Zoom、腾讯会议这些可以开会,不专业的微信和 QQ 也能把会开起来。但实际上,简单功能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技术支撑。就比如 AI 降噪和虚拟背景这两个常见功能,其实实现起来并不简单。

吴祖榕介绍说:

我们做了非常多事情关注采集这个环节,如何在采集前去降低各种背景噪声,比如马路噪声。举个例子,我们当时甚至采集过雨水打到窗户上的声音,把这个声音采集下来作为噪声,通过 AI 训练来做降噪,在采集、编码、传输一系列环节,我们在过去半年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包括信源、信道做了很多底层的能力。

还有个虚拟背景的功能,我们遇到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椅子背后有个头枕的地方往往会凸出来,观感很难受,我们到现在为止,已经采集标注了 6 万个数据,使得人坐在椅子上,后脑勺不会很奇怪。这都是我们在通信产品做的事情,第一步要解决听得见、看得见的问题,这背后是大量的适配。接下来是听得请、看得清,就需要在前端采集降噪,后端播放的时候去做增强。最后还希望能够做听得真、看得真,这个真就是希望有真实感,在上个月我们推出了眼神接触,希望能够把线上会议的沟通模式有更加真实地体验。

其实不光是已有技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实际上会议的需求千千万万,需要实现的功能数不胜数,就比如网课对会议形式提出了新的需求,新的技术也需要落地下去,采访中吴祖榕还透露了腾讯会议下一步将要实现的几个功能:

马上这个月底、下个月初,我们就有画中画功能,就是你的背景是你的 PPT,我会把你的像融合在 PPT 里,这样可以做做更好的线下教学,就像老师就站在黑板前面。

我们也看到一些硬件的进步,看到苹果最新的耳机推出了空间音频的效果,可能线上会议的时候,屏幕上有这么多格子,不同人在不同的位置处发出的声音在耳朵里面可以形成方位感,这都是我们希望能够做更多互动的地方。

当然腾讯会议的爆发性增长,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在开发者大会上,吴祖榕提到了增长背后的喜与忧:

腾讯会议大概去年 12 月 25 日发布的,那个时候我们给自己定小小的目标是,希望今年年底的时候我们的 DAU 可以到 5 万,就是一天有 5 万个活跃用户,我们觉得这是我们今年最好的成绩,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我们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个目标翻了几百倍,作为原来只为 5 万 DAU 设计的系统,我们怎么保证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快速的扩容、调整整个架构,使得配合我们的客户端,快速的支撑过千万的用户?

如果说天猫双十一是对阿里云的一次练兵,那么这一次疫情期间的腾讯会议用户涌入则是对腾讯云的一次大考,随着腾讯会议免费开放 300 方视频会议能力,海量用户涌入,挑战随之而来,吴祖榕回忆说:

真正的挑战发生在 2 月 3 日,是我们春节假期回来之后第一天,大家开始复工复学的第一天,我们就迎来了日以继夜的扩容,背后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调度,因为腾讯云储存了大量的弹性资源,使得我们大量时间里可以使用到腾讯云的 IP 资源、技术资源、带宽资源,一系列的资源都在为我们的业务给予足够的保障。

这段时间我印象最深得是,腾讯过去讲海量服务「先扛住,再优化」,过去往往周期是一个月、两个月,到了疫情的时候,这个时间缩短到了 24 小时,白天的时间里我们在做大量的扩容,到了夜里就开始对产品性能、部署中的监控等问题,做大量的部署、开发,凌晨的时候我们可能开始对今天所做的所有变更、代码优化做压力测试,这样日以继夜循环了一两周,我们完成了扩容、稳定了后台服务,创造了整个中国云计算的历史。

可以看到,从提醒高效开会的弱提醒,到 AI 降噪和虚拟背景后面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对新技术新需求的持续关注,当然最惊心动魄是夜以继日的用户和服务大扩容,这些难度都是阶梯递增的,不管如何,都可以看到 AI 和云两项技术在底层的支持。所以说,大众用户觉得这两项技术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它们和我就隔着一个用户界面而已。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